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成果 >> 正文
武汉科技大学省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7日 00:0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获奖级别

获奖时间

1

材料冶金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盛建龙、沈巧珍、王周福、刘静、朱伯铨

一等奖

2005

2

机械电子类课程改革与创新实验项目研究

陈奎生、高全杰、曾良才、傅连东、容芷君

一等奖

2005

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丁卫东、刘明、麻友良、赵英勋、张炳焕

一等奖

2005

4

全数字化电力拖动教学及实验系统研制开发

梁述明、程耕国、刘惠康、莫建民、杨永立

一等奖

2005

5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祁小梅、左相国、盛建龙、张四友、祝洪喜

一等奖

2005

6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吴克明、盛建龙、张惠灵、段宁、王光辉

二等奖

2005

7

英语学习策略探讨与自主学习训练研究

谢少华、吴万伟、宋红波、付治强、朱明炬

三等奖

2005

8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图式理论和语篇教学模型研究

张四友、祝洪喜、邵平凡、崔艳萍、肖业建

三等奖

2005

9

改革医学基础课传统考试模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袁新初、汪倩、程桂荣、杨逢春

三等奖

2005

10

全解析法机械原理矩阵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孔建益、廖汉元、杨金堂、李佳、侯宇

一等奖

2009

11

面向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改革与实践

陈奎生、孔建益、傅连春、吴怀宇、陈涛、程光文

一等奖

2009

12

电气控制类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吴怀宇、方康玲、熊凌、刘钊、程磊

一等奖

2009

13

以预警为先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陈涛、王婧、黎伟、丁宇、袁靖

一等奖

2009

14

工科院校文科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

邓泽宏、丁宇、雷德明、魏敏、周均旭

二等奖

2009

15

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熊祖钊、李钰、李寿贵、李云宝、吴开明

二等奖

2009

16

面向地方与行业的机电类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曾良才、陈新元、容芷君、傅连东、陈奎生

二等奖

2009

17

计算机专业开放式实验改革与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陈建勋、张晓龙、李涛、王朝辉、闵华松

二等奖

2009

18

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程光文、李文芳、朱长才、张玲、宋世震

二等奖

2009

19

基于“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体系的研究

杨震、钟会兵、刘运显、陆勇、陈志刚

二等奖

2009

20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研究

潘开灵、邓旭东、王婧、孙淑生、童泽平

三等奖

2009

21

工科院校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余东、王秋庭、王志明、李明、刘云冰

三等奖

2009

22

工科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叶义成、陈勇、盛建龙、张娟、柯丽华

三等奖

2009

23

基于网络的远程过程控制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方康玲、潘炼、陈和平、刘振兴、刘晓玉

三等奖

2009

24

安全工程与环境工程跨专业建设及其本科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向晓东、张惠灵、段宁、陈永亮、梅丹

三等奖

2009

25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型设置的理论探讨及实践研究

盛克庆、杜辉、刘俊洁、赵茜、唐金汉

三等奖

2009

26

面向行业重大需求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与实践

陈涛、程光文、曾良才、程明、王婧、孙伟、李云梅

一等奖

2013

27

冶金类专业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创新

倪红卫、赵刚、王炜、张华、熊玮、马国军、何环宇、程常桂

一等奖

2013

28

计算机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应用

张晓龙、陈东方、李涛、邵平凡、胡威、刘钊、卢建华、王晓峰

一等奖

2013

2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叠加效应的研究与实践

刘华才、孙国胜、刘时新、刘运显、张廷、刘晓云、蔡路

一等奖

2013

30

凸显冶金特色的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吴怀宇、程光文、丁宇、蒋国璋、吕早生、赵惠忠、曹裕曾、龚园

一等奖

2013

31

地方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改造路径探索

邓泽宏、丁宇、刘文波、李曼、陈泽华、张智勇、雷德明、刘岚

二等奖

2013

32

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国内外双通道培养改革与实践

邓旭东、潘开灵、李云梅、张云川、童泽平、刘勇、杨中华、王鑫鑫

二等奖

2013

33

基于学校的行业优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色定位与建设

李德宜、吕绪华、龚谊承、赵喜林、蒋君、刘燕丽、李明、范薇

二等奖

2013

34

工业工程专业多元一体化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蒋国璋、周敏、容芷君、江志刚、张华、唐秋华、李颖、赵强

二等奖

2013

35

大化工背景下彰显煤化工特色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何选明、韩军、王光辉、吕早生、王世杰、欧阳曙光、王光华、曾丹林

二等奖

2013

36

电气信息类未来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吴谨、陈和平、张涛、潘炼、李娟、杨莘、陈华丽、刘劲

二等奖

2013

37

基础-临床互动,提升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袁修学、陈勇、袁静萍、徐亮、王育斌、王强、袁新初、刘娟

三等奖

2013

38

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涂伟、梁家年、叶云、胡康、袁心平、雷鸣、李一霏、曾力

三等奖

2013

39

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黎伟、龚园、汪姣、袁龙、刘晓波、邹刚强、许静、龚文娟

三等奖

2013

40

基于情境浸入的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张志清、张瑞军、杨中华、王静、汪勇、戴江华、秦岭、严红

三等奖

2013

41

汽车类专业多重交叉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张光德、严运兵、杨启梁、郭健忠、麻友良、胡溧、游彩霞、赵英勋

三等奖

2013

42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符永正、刘冬华、周传辉、刘秋新、陈俭、焦良珍、苏顺玉、阮雄兵

三等奖

2013

43

机械类专业“三阶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曾良才、蒋国璋、侯宇、邹光明、陶平、孔建益、汤勃、李公法

一等奖

2018

44

中美比英国际联合实习机制推进“双轴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邓旭东、童泽平、张云川、刘勇、李云梅、王鑫鑫、陈祥兵、欧光军

一等奖

2018

45

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丁宇、彭惠青、张雅勤、邓泽宏、周云、卢珂、贺尊、刘文波

一等奖

2018

46

“三双-三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静、吕勇、胡霞敏、刘军伟、傅江浩、白喻、范勤、宋红波

一等奖

2018

47

“知识融合能力递进”的矿业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盛建龙、叶义成、刘晓云、刘艳章、杨彦、陈勇、柯丽华、刘洋

一等奖

2018

48

大冶金领域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王炜、张华、赵惠忠、潘成刚、朱航宇、魏耀武、黄峰、常庆明

一等奖

2018

49

创新创业导向的多元深度融合信息类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

吴谨、杨永立、程磊、朱磊、邓慧萍、郑庆庆、张涛、吴雪垠

一等奖

2018

50

医教协同、德技共育教学研究型大学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

吴清明、陈勇、袁修学、吴银侠、王育斌、孔波、曾燕、李婧

一等奖

2018

51

基于社会服务导向的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构研究

叶云、袁心平、李一霏、涂伟、梁家年、刘艺洁、翁雯霞、侯涛

一等奖

2018

52

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构建与计算机类创新人才培养

陈东方、张凯、陈姚节、张晓龙、符海东、李红斌、刘星、胡威

二等奖

2018

53

突出个性化发展的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

程光文、蒋国璋、邱玉莲、双文庭、赵惠忠、颜家保、袁龙、许辉

二等奖

2018

54

大学数学在线教育及课程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李寿贵、张青、刘云冰、陈贵词、余胜春、连保胜、贾世会、龚谊承

二等奖

2018

55

基于提升第一任职能力需要的国防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

刘华才、孙国胜、刘时新、马峰、程光文、杨建辉、刘运显、张廷、刘晓云

二等奖

2018

56

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个性化训练模式探究与实践

夏绪辉、王蕾、刘翔、龚园、周幼庆、曹建华、曾良才、陈东方

二等奖

2018

57

工科大学生“双创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向晓东、张洪杰、龚洁、张惠灵、施耀斌、王黎、冯涛、范逸萍

二等奖

2018

58

面向绿色制造的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多元化交叉融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江志刚、赵刚、张华、周敏、鄢威、范勤、冯千妹、Bernard Hon

三等奖

2018

59

聚焦立德树人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李敏、孙国胜、唐忠义、郑琼梅、李玉姣、陈佳、张晶、李曼

三等奖

2018

60

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李文芳、陈丹、周婷、付国庆、荣爽、陈勇、梅勇、张玲

三等奖

2018

61

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

颜家保、程光文、张惠丽、潘丽莎、卢绍伟、罗刚、易丹、刘艺峰

三等奖

2018

62

基于四层情境的管理工程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体系

张瑞军、杨中华、刘玲、张志清、任延华、戴江华、王静、余宏亮

三等奖

2018

63

“知识融合能力拓展”的土木建筑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赵峰、郄恩田、刘华琛、周百灵、刘冬华、刘伟毅、何芳、廖宜顺

三等奖

2018

64

“双螺旋递进式”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周勇、郭朝晖、张敏、马金平、李永周、黎精明、王芳、刘俊武

三等奖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