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全体本科生: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现组织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正选工作。为确保选课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课对象
延长学习年限、2021级(五年制)、2022~2024级等在校本科生。
有欠费情况的学生将被限制选课。如果临时补缴,在财务处统一更新数据后再阶段性开放选课权限(预估更新日期为7月7号、7月13号、7月17号及8月上旬),因此导致的选课延误责任自负。
二、选课时间安排

三、选课分类说明
(一)必修选课
包含学生所在专业年级培养方案中2025-2026-1学期计划开设的必修课程(如2024级第3学期、2023级第5学期、2022级第7学期等),页面直接显示可选课程。
(二)选修选课
1.包含前期预选后确认开课的专业选修课程,页面直接显示可选课程。
2.可以补选未在“预选”阶段选中的课程(如果确认开课且课堂还有余量)。
(三)专业内跨年级选课
1.包含本专业过去学期已开设的课程。页面不直接显示课程,需手动输入课程信息查询。
2.如需选择同专业低年级课程,请确保课程代码、名称、学分一致,否则请在“跨专业选课”里查找。
(四)跨专业选课
包含本专业将来学期计划开设的课程、非本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页面不直接显示课程,需手动输入课程信息查询。
(五)公选课选课
包含公共课程平台通识教育选修课,有线上、线下两类课堂。页面直接显示可选课程。
四、课表查看要求
(一)唯一平台
学校本科教学综合管理系统是查询培养方案、课表、选课、成绩等教学信息的唯一平台,请同学们务必以该系统中的信息为准。
(二)避免依赖第三方平台
请勿依赖其他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查询教学信息。这些第三方平台可能无法同步更新数据,且不能完整显示课程信息(如未安排具体上课时间的课程)。
(三)及时查看课表
请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在本科教学综合管理系统中确认个人学期课表,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五、选课注意事项与要求
(一)选课范围
仅限2025-2026-1学期各专业年级培养方案中计划开设的课程,不包括针对2025级新生的课程,也不包括辅修、微专业课程。课程有限选专业、限选班级设置,请对照前述的选课分类说明查找。
1.对于必修选课、选修选课两个分类下的课程,学生按推荐课表上课,如需调整课堂,请开学后到学生所在校区的教务管理办公室现场处理。
2.实践类课程不开放自主选课提前修读,如有需求,请开学后经学院申请。
3.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相关课程不开放自主选课,如有需求,请开学后经学院申请。
4.辅修、微专业课程不开放自主选课。前期经过自愿报名并审核成功的学生,已经在个人课表中预置对应课程。需要重修此类课程的学生,请开学后到学生所在校区的教务管理办公室现场处理。
(二)特殊课程选课要求
1.大学英语类课程
2025-2026-1学期计划开设“大学英语/大学综合英语(一)、(三)、(四)”课程,一、三为2学分,四为1学分。有不及格重修需求的学生建议选择假期课堂。
(1)“大学英语/大学综合英语(一)”为2025级新生课程,本轮选课不开放,需要重修的学生,请在后续阶段选课。
(2)2024级学生的“大学英语/大学综合英语(三)”已由系统预置,无需选课。已经获得课程学分的,可以在选课期间自行退课。修读日语或新疆班英语的学生,系统已安排相应课程。“大学英语/大学综合英语(四)”将在英语水平考试成绩签字确认完成后安排选课。
2.体育(三)课程
(1)体育(三)是2024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只能在指定时间段内选择,具体课程信息详见附件1(文件里有两张表,第一张表是专业班级对应的可选时间。第二张表是具体课程信息)。课程的性别要求标注在课程名称里,未标注性别要求则男女生都可以选择。
(2)准备上保健班的学生也需参与选课,后期再按通知办理保健班相关手续。
(3)2025-2026-1学期不对2021~2024级在校生开设其他级别体育课程,相关需求请在2025-2026-2学期里选课。
3.通识教育选修课
(1)此类课程每学期、假期都开设,学生合理规划学习计划,积极参与选课。本学期未选上的学生,以后学期再选课修读。各类别名额分配足够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毕业所需的学分要求。
(2)选课前仔细阅读培养方案中关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类别要求,对照课程清单选课,以免选错类别。
(3)每位学生每学期限选两门,其中线上课程最多可选一门。单门课程原则上不满50人选课则不开课。
(4)线下课堂信息详见附件2和本科教学综合管理系统的选课页面。
(5)线上课堂信息、各网络服务平台的登录、课程确认、学习方法详见附件3。8月28日在本科生院主页公布选课成功且符合条件的选课名单,同日起登录课程所属服务平台进行确认。
(三)补选与重修报名选课安排
开学后将安排高级别英语课程选课、补选(仅限选课,不可退课)、及重修报名选课。所有选课阶段结束后,线上线下均不再受理任何选课、退课申请。
(四)培养方案核对
选课前请仔细对照本人所在所在专业年级培养方案,确保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三项信息与培养方案一致。
(五)避免时间冲突
系统将禁止同一时间选择多门课程。请提前了解专业教学安排,避免与其它教学任务(实习、实践等)冲突。
(六)学籍异动学生
有转专业、编入下一年级、休复学等学籍异动情况的学生,请比对本人已修课程和新专业年级培养方案。已修相同课程无需重复选课。不同课程请先查询学分认定对照表,了解哪些课程可以进行学分认定,如果不能认定,则需要选课修读以获得学分。如有疑问,可向学院教务咨询,确保选课无误。
(七)学分上限建议
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精力和效果,建议选课总学分数不超过30学分。
(八)选课、听课、考试一致性
原则上未选课不得参加课程学习与考核,成绩不予认可。请确保选课、听课、考核科目一致。
(九)选课责任
学生须对自己的选课行为负责。密码应妥善保管,严禁代选,违规者将承担相应后果。
六、选课操作步骤
(一)登录系统
在前述时间段内,登录本科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学生登录该系统需通过学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登录。对账号、密码有疑问的,请按照登录页面上“常见问题”、“忘记密码”等提示进行操作。
(二)进入选课中心
点击主页面快捷菜单中的【学生选课中心】,或者功能菜单中的【培养管理】-【选课管理】-【学生选课中心】进入选课中心页面。
(三)开始选课
选择【正选】类别,点击【进入选课】,进入具体选课页面。该页面上半部分显示选课学分情况和可选课程列表,下半部分显示选课课表、选课结果、退课日志等信息。根据个人需求,找到想要选的课程,点击【选课】按钮完成选课。
(四)查看选课结果与退选
选课完成后,可以在页面下半部分的【选课结果查看及退选】区域查看已经选上的课程。如果需要调整选课结果,可以对已选课程进行退选操作。点击【退选】按钮后,请务必确认该课程是否从您的选课列表中移除。如果操作后仍然看到该课程,尝试刷新页面。一旦成功退选课程,可以在【退课日志查看】中找到对应的操作记录。
特此通知。
本科生院
202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