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工程训练中心 | 面向“大工程”交叉融合的工程训练创新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 江志刚 | 教授 | 蒋国璋、刘翔、曹建华、刘晓芹、郑翠、鲍雄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2 | 本科生院 | 共享与协同赋能的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 张志清 | 教授 | 吕勇、丁宇、陈贵词、袁龙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内聚外联——新工科信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 | 朱子奇 | 副教授 | 张凯、陈东方、刘茂福、杨娟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4 | 管理学院 | 数智时代管理类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童泽平 | 教授 | 刘海兵、吴世军、杨中华、王鑫鑫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5 | 城市建设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 徐斌 | 讲师 | 许成祥、金伟、何金、刘华琛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6 | 材料学部 | 面向“双碳”时代的低碳冶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刘成松 | 副教授 | 倪红卫、张华、王宝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7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公共艺术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探究 | 胡康 | 副教授 | 高超、管家庆、聂虹、周薇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8 | 学生工作处 | 基于MOOC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 卢绍伟 | 讲师 | 薛春艳、崔佳、贾健宇、夏萌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9 | 机械自动化学院 | 新时代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实践研究 | 李贵 | 副教授 | 王兴东、邹光明、侯宇、刘怀广、刘昌明、许仁波、段现银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10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研究 | 郑琼梅 | 副教授 | 唐忠义、刘勇、李琨、向艳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11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新时代地方高校工科学院“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 何雅琴 | 副教授 | 郑娟、李建军、郝春艳、张绪美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12 | 机械自动化学院 | 面向教育“新基建”的《工程热力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创新实践 | 刘昌明 | 教授 | 吕勇、肖涵、杨丹、袁锐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13 | 材料学部 | 以学术素养为导向的《材料合成与制备》课程教学改革 | 李薇馨 | 副教授 | 赵雷、王大珩、陈辉、方伟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14 | 创新创业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双创教育研究 | 张会利 | 副教授 | 李蓉、贺嘉贝、刘显铭、刘淞月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15 | 体育学院 | 湖北省普通高校技能主导类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现状及优化研究 | 刘俊洁 | 教授 | 韩振勇、黄显涛、姚婕、何晓霞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16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新工科视域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张良力 | 副教授 | 张良力、刘振兴、柴琳、陈绪轩、蔡彬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17 | 医学部 |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 刘晓柳 | 教授 | 王强、刘剑峰、刘丹、熊彦娥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18 | 法学与经济学院 | “四新”建设背景下辅修学士学位教育的功用、实践与创新 | 刘岚 | 副教授 | 贺尊、王倩、周建雄、刘丹、邓利华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19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安全工程实验体系建设与实践 | 王洁 | 副教授 | 张洪杰、姜学鹏、王勇、胡宁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20 | 理学院 | 多学科交叉下 “基础-创新-智慧”三位一体式力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曾国伟 | 教授 | 何理、蒋培、蔡路军、陈桂娟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21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竞赛+科研”创新人才培养 | 常晓恒 | 教授 | 熊凌、杨 君、黄卫华、熊军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22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高阶性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重构 | 邱江华 | 副教授 | 陈阳、唐艳、谢静、张雄志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23 |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 赵沙沙 | 副教授 | 邓文生、王琼、于珊珊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24 | 外国语学院 | 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焦虑现状及教师疏导的语用策略研究 | 甘小亚 | 副教授 | 章木林、吴燕、邹丽、李静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25 | 国际学院 | “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多模态语境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研究 | 程靖 | 讲师 | 陆晨、肖巧玲、陶晓蓉、陈小玲 | 校级重点、推荐省级 |
2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数智融合的编译课程群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刘茂福 | 教授 | 张凯、朱子奇、袁嵩、熊莹 | 校级一般 |
27 | 城市建设学院 | 基于城市更新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流本科课程探索与实践 | 王健 | 讲师 | 许成祥、杨曌、季斌、周传辉 | 校级一般 |
28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双碳”目标背景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杨国栋 | 副教授 | 冯涛、龚香宜、吴红丹、范先媛 | 校级一般 |
29 | 理学院 | 基于实践教学和数据竞赛融合的教学探索 | 刘燕丽 | 副教授 | 张婷、李春丽、陈娟、徐帆、鄂学壮 | 校级一般 |
30 | 医学部 | “智能+”视域下医学虚拟教学基层组织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 陈星星 | 副教授 | 袁修学、王育斌、晏丹、刘亚昆 | 校级一般 |
31 | 法学与经济学院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交叉融合导向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何珊珊 | 讲师 | 贺尊、周冶芳、谢韵典、丁莹 | 校级一般 |
32 | 管理学院 | 数智赋能视域下的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 郭朝晖 | 副教授 | 马金平、吴友军、邹琼、平芸、智联梅 | 校级一般 |
33 | 外国语学院 | 课程思政理念下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古代汉语阅读》课程改革研究 | 王杨 | 副教授 | 沈国环、吴文明、张靖、王晓 | 校级一般 |
34 | 体育学院 | “课程思政”理念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王小安 | 副教授 | 刘俊洁、韩振勇、董毅、张玲玲、唐金汉、鲁松涛 | 校级一般 |
35 | 材料学部 | 科研项目驱动的《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复合型教学改革研究 | 陈平安 | 副教授 | 陈平安、李享成、朱颖丽、余超、李君 | 校级一般 |
36 | 材料学部 | 电渣冶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曹玉龙 | 副教授 | 万响亮、马江华、张战 | 校级一般 |
37 | 材料学部 | 大类招生新形势下先进材料成型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胡海江 | 副教授 | 徐光、杨庚蔚、刘升、袁清 | 校级一般 |
38 | 材料学部 | 材料类专业课程群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姜婷婷 | 副教授 | 陈辉、何漩、李薇馨、赵雷 | 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专项 |
39 | 材料学部 | 基于多层次项目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吴腾 | 实验师 | 黄峰、宋述鹏、柯德庆 | 创新人才培养专项 |
40 | 城市建设学院 | 基于XR扩展现实平台的建环专业实习类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 李涛 | 讲师 | 张春枝、刘腊美、陈敏、李冠男 | 校级一般 |
41 | 城市建设学院 | 转型期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研究 | 刘伟毅 | 副教授 | 伍昌友、邵俊、裴先明、李明术、周恒 | 校级一般 |
42 | 城市建设学院 | 建筑类专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 屈万英 | 副教授 | 周百灵、程唯、吴韬、刘琮如 | 校级一般 |
43 | 城市建设学院 | 基于“智能建造”微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杨曌 | 教授 | 姜天华、刘华琛、肖良丽 | 微专业专项 |
44 | 管理学院 | 面向产教融合的会计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 朱新玲 | 副教授 | 黎精明、陈群芳、高峻、白露珍 | 校级一般 |
45 | 管理学院 | 基于财经大数据平台的财务分析O2O案例+实践课程开发研究 | 高峻 | 副教授 | 邓旭东、黎精明、代军、付伟 | 校级一般 |
46 | 管理学院 | 毕业设计(论文)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研究 | 吕权 | 助教 | 毛晓丹、谭武全、薛知奇、窦薇 | 校级一般 |
47 | 管理学院 | 面向企业家精神培养的《沙盘模拟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 | 苏穆清 | 助理实验师 | 杨中华、戴江华、盛阳、刘俊武 | 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专项 |
48 | 国际学院 | “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的跨文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 陈春梅 | 讲师 | 肖巧玲、冯婕、杨丽、张智勇 | 校级一般 |
49 | 国际学院 | “新闻传播与数字人文”微专业探索与实践 | 魏敏 | 副教授 | 王永辉、潘婧、王小玲、杜逸涵、罗圆萍、李芳 | 微专业专项 |
50 | 国际学院 | 湖北地域文化融入来华留学生立德树人的机制研究 | 杨丽 | 副教授 | 肖巧玲、陈春梅、冯婕、陈乐乐 | 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专项 |
51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图解式教学的研究 | 叶龙 | 教授 | 赵智勇、韩勰 | 校级一般 |
52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新工科和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 左振宇 | 副教授 | 李凌凌、杨忠华、周卫、黄皓 | 校级一般 |
53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大类招生背景下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重构 | 唐艳 | 副教授 | 陈红祥、邱江华、谢静、陈阳 | 校级一般 |
54 | 机械自动化学院 | 科教融合赋能《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改革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袁锐 | 讲师 | 吕勇,汪朝晖,肖涵,刘昌明,党章 | 校级一般 |
55 | 机械自动化学院 | 数据驱动-材料促发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阮金华 | 副教授 | 刘昌明、赵三星、郭万富 | 校级一般 |
56 | 机械自动化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案例兴趣驱动的机械制造课程学习模式改革与实践 | 肖明 | 讲师 | 夏绪辉、谢良喜、段现银、汤名凯 | 校级一般 |
5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新思考 | 边小勇 | 副教授 | 朱子奇、李 琳、熊 莹、刘 宇 | 校级一般 |
5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基于“翻转课堂+”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谢潇 | 助理实验师 | 张凯、朱航宇、刘星、徐芳芳 | 校级一般 |
5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安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探索 | 徐芳芳 | 实验师 | 朱子奇、陈姚节、刘静、高峰、谢潇 | 创新人才培养专项 |
60 | 理学院 | 立足新工科,通专融合,专技渗透教学方法研究 | 胡卫华 | 副教授 | 李明、龚相超、杨琳、李明方 | 校级一般 |
61 | 理学院 |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物理教学研究 | 徐麦容 | 副教授 | 李钰、刘春梅、焦媛媛 | 校级一般 |
62 | 理学院 | 工程力学“拓研式”教学与多维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 | 杨琳 | 讲师 | 邵俊华、周俊汝、蒋培、蔡路军 | 校级一般 |
6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大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研究—基于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 | 向艳 | 讲师 | 刘勇、郑琼梅、李琨、梅玉婕 | 校级一般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英雄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 肖细明 | 讲师 | 向 艳 | 校级一般 |
6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新时代教育筑牢“三位一体”之基的逻辑理路 | 张晶 | 教授 | 刘 勇、吴文锦、陈澳慧、陈雨凡 | 校级一般 |
66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 刘华明 | 讲师 | 严运兵、许小伟、王维强、李浩然 | 校级一般 |
67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 王道斌 | 副教授 | 邵冬明、朱晓宏、何雅琴 | 校级一般 |
68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工科类专业“1+1”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梁晓磊 | 副教授 | 梁晓磊、张绪美、鄢威、邓超 | 创新人才培养专项 |
69 |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基于行业需求的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徐瑶 | 副教授 | 廖兴华、许娜、杜庆、王琼 | 校级一般 |
70 |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生物经济与管理”微专业建设的探索 | 许娜 | 副教授 | 徐承晨、赵沙沙、周俊、孙健红 | 微专业专项 |
71 |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微专业建设与实践——以“生命健康与疾病诊疗”微专业为例 | 徐承晨 | 讲师 | 许娜、赵沙沙、王琼、徐红薇 | 微专业专项 |
72 | 外国语学院 | 《理解当代中国》德语翻译教学生态研究 | 吴文明 | 讲师 | 徐小清、吴莎、向开、王旸 | 校级一般 |
73 | 外国语学院 | 课程思政、POA、混合模式“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模式构建和实践 | 黄俊萍 | 讲师 | 王杨副、吴文明 | 校级一般 |
74 | 外国语学院 | 互联网背景下自适应性英语教学平台建构研究 | 余思思 | 讲师 | 张霞(小)、方庆华、陈涛、张丽 | 校级一般 |
75 | 外国语学院 | “5I”原则在双语《京剧艺术欣赏》与课程思政接驳的应用研究 | 张霞(城) | 副教授 | 宋红波、何琼、黄朝恒、王丽 | 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专项 |
76 | 法学与经济学院 | 基于社区工作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研究 | 高万芹 | 副教授 | 高万芹、黄涛、宁雯雯、邹奥成、徐敏 | 校级一般 |
77 | 法学与经济学院 | 一流本科教学团队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以行政管理专业“培+赛+诊”教学管理研究 | 程红丹 | 副教授 | 丁宇、程晨、王哲、闫明明、姚梦迪、韩丽、石秀华、刘文波 | 校级一般 |
78 | 法学与经济学院 | 绿色发展观在《合同法》课程的具体化 | 王群仿 | 副教授 | 徐建桂、张扬、李晓桃、程松亮 | 校级一般 |
79 | 法学与经济学院 | 云计算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 姚梦迪 | 讲师 | 王哲、闫明明、程晨、丘雯文 | 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专项 |
80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以毕业设计为核心的专业选修课沉浸式教学与实践 | 陈华丽 | 副教授 | 柴琳、程骅 | 校级一般 |
81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集成电路制造全流程相关课程优化及虚拟实验平台建设 | 万达 | 副教授 | 程用志、陈晨、罗辉、王文照 | 校级一般 |
82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电能质量分析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探索 | 徐万万 | 实验师 | 王斌,张良力,王朋,陈赟 | 校级一般 |
83 | 医学部 |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医心”能力提升路径的实践研究 | 常红娟 | 副教授 | 吴清明 王强 史崇清 李勤 | 校级一般 |
84 | 医学部 |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培育路径的探究与实践 | 王小梅 | 副教授 | 王强、刘晓柳、钟茂华、胡玲 | 校级一般 |
85 | 医学部 | 面向新医科公共卫生本科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 廖静伶 | 副教授 | 陈丹、张连生、梅勇、周莉、蔡小丽 | 校级一般 |
86 | 医学部 | 基于5G网络技术构建新时代医防融合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 | 石玉琴 | 教授 | 张玲、周婷、吴传莎、孙小杰 | 校级一般 |
87 | 医学部 | 《药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 | 闵真立 | 副教授 | 王婷、王君、邹瑜、陈亚军 | 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专项 |
88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专业思政框架下矿业类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 | 叶青 | 讲师 | 钱功明、张明、周仙霖、杨福 | 校级一般 |
89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 祝淑芳 | 高级实验师 | 钱功明、杜文豪、姜望龙、沈璇 | 校级一般 |
90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吴思 | 讲师 | 冯涛、龚香宜、张惠灵、张淑琴 | 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专项 |
91 | 临床学院 | 案例式教学法在临床学院留学生教学见习中的初探讨 | 丁卫 | 讲师/主治医师 | 李靖、金胜昔、刘磊、郐国虎 | 校级一般 |
92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国内外环境设计专业建设特色比较研究 | 侯涛 | 讲师 | 袁心平、胡康、李一霏、李菁 | 校级一般 |
93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智能时代语境下AIGC赋能设计学专业基础课教学体系研究 | 管小葳 | 助教 | 艾险峰、王伟、罗斌、张明洲、李文豪、张旭 | 校级一般 |
94 | 学工处 |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情绪团体心理辅导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 胡文燕 | 助教 | 卢绍伟、薛春艳、夏萌 | 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专项 |
95 | 学工处 | VUCA时代背景下以意义诉求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于探索研究 | 叶苗 | 讲师 | 贺尊、张会利、张瑞、鞠磊 | 校级一般 |
96 | 本科生院 | 新一轮审核评估背景下地方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 曾琦 | 讲师 | 丁宇、刘波、李理、刘婷 | 校级一般 |